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小法岱特

小法岱特是19世纪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代表作《小法岱特》书中女主人公的名字

 
 
 

日志

 
 
关于我

纵有志存远,已过好胜年, 言行可无羁,终是力为难。 多年工作繁,退后方得闲 ,把酒东篱下,自在赏田园。 慰寥常开卷,把史做笑谈, 多少兴亡事,成败俱已远! 古风吾所爱,诗赋更开怀, 漫书成五律,最喜诵七言。 出门邀伙伴,荡游名山川 ,归来唱皮黄,举阮弄指弹。 但羡魏晋风,傲骨慕七贤, 了却平生愿,挥毫一笔间。 歌吟声声慢,曲奏鹧鸪天, 知音或多少?抚琴自拨弦, 不求子期至,流水出高山。 闲散多逍遥,恬淡自超然!

【原创】岁月有痕—流年如画(43)  

2012-07-29 15:43:47|  分类: 岁月有痕(原创)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43)知青苦旅(之三)安家落户

 

    我们被分配去的那个小村庄只有五队和六队两个生产队,一共也就百十来户人家,隶属于新民县大柳屯公社苇子沟大队,实际上我们距离大队还有五里地远。

    孔祥义、吴老罐、韩柏林三个男生被分到了六队,我与文杰两姊妹还有刘芳四个女生加上四名男生分到了五队。其他我们班还有十六名同学分在大队所在地苇子沟村,还有一部分同学分到了距离十五里地外的上营子大队,此后不在一个大队的同学见一面也是很难的了。

    首先接见我们的当然是队长了,看上去满脸沧桑的队长张万才,好像五十左右岁,听说是一位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老党员。个子不高,穿着一身黑便服的布衣服,腰上围个旧布的腰带,裤管口也扎着,头上戴个不很洁净的旧帽子......

    张队长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大概是因为参加革命早,根“红”的不能再“红”了,本人历史清白,为党工作又忠心耿耿的,所以能在这个村子当着正职队长。

    还有就是张队长的大儿子张国荣是现任的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好像我们被接进村里的时候就是那个张主任很热情很主动的跟我们频频的说话,看来他们也是根红苗正的革命父子了......

 

    队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青年点,四名男生被安排到了一个独身男人的房子里,那人以后就是我们的炊事员,他的房子是三间,他自己住一间,四名男生住一间,中间是厨房,我们八个青年就在这里烧火做饭,这里以后就算是我们的青年点了,开会吃饭都在男生的那铺炕上。

    我们几个女生被暂时安排到了刘大妈家。

    刘大妈是村里有名的干净人,有四个女儿一个小儿子,大女儿已经出嫁,嫁在了本村的六队,刘大爷是生产队里的饲养员,晚上要喂夜草,不住在家里,因为刘家的小弟弟很小,所以我们被分到了刘家安营扎寨。

 

    这里的土地是盐碱地质,所以庄家长得不好收成也不好,因此这里的农民收入少很困难,加上这里的地理位置又是法库、新民、彰武三县的交界处,所以这里生活条件也很落后,没有公路:回一次沈阳要走上十五里路到公社乘汽车,再到新民县坐火车......没有电灯:这意味着我们晚上要看书做事就得聚在煤油灯下......没有电话:要想知道家里的消息就要等邮递员送来家书......没有自来水,甚至连压水井都没有:不论天寒地冷要洗衣服,喝水做饭就得拿起扁担水桶,走上二十多分钟去井里打水挑回来......我们将面临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生活,迎受一种从未有过的最艰苦的磨练!

 

    从此我们在这个偏僻闭塞的小村庄里落了户;从此生产队的花名册上便写上了我们这八个知青的大号;从此我们也就过上了地地道道的最落后的东北农民的日子。

    时值九月,正是秋收的季节,我们马上投入了最不适应,最痛苦难熬的一段艰巨的劳动:割谷子、掰玉米、割高梁、割豆子.....

 

  评论这张
 
阅读(402)| 评论(10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